https://www.techradar.com/computing/artificial-intelligence/this-touching-viral-ai-video-of-reddit-co-founder-alexis-ohanians-mom-hugging-him-is-also-sparking-a-fiery-debate
AI示意圖
Reddit共同創辦人Alexis Ohanian使用AI工具(Midjourney)將其已故母親的一張靜止照片生成為短影片,重現母親擁抱他的時刻。這段影片引發廣泛關注及激烈辯論:支持者認為這是一種感人且有助於紀念逝者的「時光機」,批評者則擔憂這可能創造「虛假記憶」、扭曲真實過去。Ohanian本人解釋這是為了捕捉「她是如何擁抱我」的感覺,而非精確重現某個時刻,是出於思念的個人化記憶輔助。作者認同這反映了人們渴望留住逝去親人的情感,認為對Ohanian而言這是一種無害的處理悲傷方式,儘管作者自己嘗試類似操作後並未獲得深刻感受,但承認其可能幫助他人緩解悲傷,並強調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,評估應是個人化的。文章指出,儘管AI有潛力被用於其他目的,但在這種個人、情感層面的使用上,其核心是人們對逝者的依戀。
文章提出了一個關於AI與人類情感、記憶交織的深刻議題。看到AI技術被用於重現逝去親人的影像,初看令人動容,但也隨即引發了文中討論的「虛假記憶」憂慮。這種擔憂是完全合理的,AI生成的影像畢竟不是真實發生的記錄,它只是基於數據和演算法對過去的「猜測」或「演繹」。如果使用者將其視為完全真實的記憶,確實可能對其對過去的認知產生微妙甚至嚴重的影響。 文章也很好地呈現了另一個角度:對於像Ohanian這樣的使用者來說,其目的並非為了「製造歷史」,而是為了獲得情感上的慰藉或記憶的「輔助」。他們清楚這不是真實錄影,但它能幫助他們以更生動的方式回憶起某種感覺、某個特質,或者僅僅是讓那個靜止的影像「動起來」,填補沒有影音記錄的遺憾。這種出於愛和思念的渴望,是非常人性化且可以理解的。 作者親自嘗試的經驗尤其有價值,它提醒我們AI並非情感的萬靈丹。科技可以模擬影像,但無法完全替代真實情感的連結或觸發。記憶本身就充滿主觀性和情感色彩,AI提供的可能只是一個「骨架」或「提示」,能否引發深層的共鳴,最終還是取決於個人內心的感受和對逝者的真實記憶。 這個案例展現了AI在個人領域的強大力量和潛在風險。它模糊了真實與虛擬的界線,迫使我們反思記憶的本質以及我們如何與過去相處。在善意且對AI的局限性有所認知的基礎上,這種技術或許能在特定情境下為處理悲傷提供一種新的、儘管複雜的途徑。但同時,我們也必須警惕其可能帶來的倫理和心理層面的挑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