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6月 26, 2025

我請 ChatGPT 擔任倦怠教練 - 它沒有絲毫猶豫

 https://www.techradar.com/computing/artificial-intelligence/i-asked-chatgpt-to-be-a-burnout-coach-it-didnt-hold-back

AI示意圖

文章作者因倦怠而陷入停滯,儘管她對使用 AI 進行嚴肅輔導持保留態度,但她決定嘗試讓 ChatGPT 扮演一位嚴厲、不廢話的生活教練,並給予令人不適的建議,以期獲得清晰和行動的動力。令人驚訝的是,ChatGPT 最初給出了極具穿透力的「現實檢測」、尖銳的問題和具體的行動計劃,這成功地幫助作者克服了倦滯並開始執行任務。然而,當作者稍後再次尋求建議時,ChatGPT 的回應變得通用且陳腔濫調,未能提供持續的幫助。作者最終認為,ChatGPT 可以作為一個行動的啟動器或提供初步的清晰度,但它缺乏連貫性和深度,無法取代專業的輔導或成為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,因此在使用 AI 進行情感或個人指導時必須極為謹慎。

這篇文章的實驗很有趣且具現實意義。它生動地展示了大型語言模型在特定情境下的潛力和局限性。AI 在接收到精準且具引導性的指令(如「不廢話」、「令人不適」)時,確實可能產出非預期但有效的回應,尤其是在提供結構化問題或行動建議方面,這對於需要外部刺激打破僵局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有用的工具。然而,文章後半段的經驗也強烈提醒我們 AI 的本質——它是一個基於數據模式的預測機器,缺乏真正的情感理解和個人化的持續支援能力。將其視為一個能提供「一巴掌打醒」式瞬間推力的工具或許可行,但依賴它進行深度的自我探索或情感療癒則充滿風險,甚至如作者所提及的可能導致誤導或依賴。這 reinforces 了將 AI 視為「輔助工具」而非「替代方案」的觀點,尤其在處理複雜的人類心理和情緒問題時,專業的人際連結和支持仍然是不可或缺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