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techradar.com/computing/artificial-intelligence/dont-do-these-3-things-if-you-want-to-make-a-great-chatgpt-image-follow-these-tips-instead
AI示意圖
文章探討如何提升使用ChatGPT等AI圖像生成工具的圖片品質。核心觀念是AI非常字面化,因此輸入指令(prompt)的品質至關重要。文章列出三種常見的錯誤及應對方法:
1.避免指令過載:一次包含太多不同元素會讓AI難以處理,導致圖片混亂、元素遺漏或品質降低。應專注於1-2個主要主題及相關設定,限制獨特視覺概念(約三個),並描述氛圍而非鉅細靡遺地列舉所有物體。
2.避免指令矛盾:輸入互相衝突的描述會生成怪異或不協調的圖片。應檢查指令有無衝突,確保視覺邏輯一致,若需融合風格可使用「靈感來源於」等詞來銜接。
3.勿忘使用反向指令(negative prompts):未明確告知AI不要生成什麼(如文字、標誌、扭曲的肢體、重複的面孔等)會導致圖片出現不想要的部分。應利用反向指令來排除特定元素,特別適用於需要乾淨構圖或精確呈現的圖片。 仔細思考、精簡且清晰的指令,並懂得運用反向指令,是生成優質AI圖片的關鍵。
讀完這篇文章,最大的感想是AI圖像生成雖然功能強大,但並非真正的「藝術家」,而是需要精確指令的「執行者」。這篇文章打破了一些人可能對AI圖像生成抱持的「隨便說說就能出圖」的幻想,強調了使用者輸入指令(prompting)的技術與重要性。 文章提出的三個「不要做」和相對應的建議非常實用且具體,尤其點出了指令過載和忽略反向指令這兩個常見的盲點。這讓我意識到,要讓AI做出符合預期的圖片,使用者需要像與一個極度 literal 但有特定限制的對象溝通一樣,必須思路清晰、用詞精準,甚至要學會告訴它「不要什麼」。 這也說明了所謂的「Prompt Engineering」確實是一項正在發展的技能。優化與AI的互動方式,了解其運作邏輯(如它難以處理矛盾、會根據訓練數據自動填充內容等),是提升使用效率和成果的關鍵。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入門指南,對於想更好地利用AI圖像工具的人來說,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