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3月 18, 2008

小孩滿月有什麼習俗儀式?

一個新生命的誕生,對於剛誕生的小孩又須注意哪些禁忌。滿月之日,由嬰兒的外婆家送禮物給嬰兒,稱為送「頭尾」,而嬰兒父母則以油飯、米糕、酥餅或糰子為答禮。 一般民間禮數若嬰兒為長子長孫,可以為嬰兒滿月而宴客,親友送禮書寫「彌月之敬」,現今大部分仍以油飯作答謝。
##CONTINUE##

隨著時代改變,雖有許多習俗被簡化,不過仍有一些舊有的禁令要注意,希望帶給下一代平安與健康的祝福。

1、剪臍 (時間:出生時)
在古代,婦女生產都是由產婆負責接生,而剪臍就是生產中重要的一道手續,同時剪臍之後產婆會在傷口塗抹上麻油,以現代眼光來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議,也難怪民間有"生得過雞酒香,生不過四塊板"之諺語。生完之後,胎盤必須裝在甕中,再埋到土裏。現在生產都是在醫院,定期產檢加上醫療進步,生產危機已減少許多。胎盤也都是由醫院來幫忙處理,也就沒有埋胎盤的習俗了。

禁忌:為了怕發生血崩,所以產房內不可放置紅色以及水流類的東西,因為此兩樣物品使人有血崩的感覺。

2、坐月子 (時間:生產後)
生產之後,嬰兒與母親就要開始進入坐月子階段了,這整個月或四十天,產婦與孩子都不可以外出,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媽媽與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休息。

禁忌:1.以前的人認產月內房是不潔、不淨的,其實,主要也是希望能減少去打擾產婦的親友。2.產婦在滿月前是不可外出的,必須等做完月子,才能恢復以前生活。

3、三朝 (時間:出生第三天)
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,在習俗上稱為三朝。這一天要幫寶寶洗澡,洗澡時在浴盆內放入桂花心、橘子葉、三塊小石子。桂花心象徵富貴;橘子葉代表甘甜以及繁榮的意思,希望以後能夠子孫滿堂;對石子有兩種說法,一是要幫小寶寶作膽,所以要挑選大小適中的石頭(膽子不能太小也不能膽大包天),而且形狀要圓,個性才會柔和圓滑。第二種說法,則是希望寶寶有一個如石頭般的硬頭殼。

洗完澡穿上新衣後,要準備雞酒、油飯祭拜祖先及守護神。一般祭拜時會將牲禮的雞腳塞入雞腹內,可是行三朝之禮時,雞腳要放在外面,代表孩子會有一雙健壯的腳,另外,俗話也說腳長有吃福,表示孩子以後有豐衣足食的福分。

準備的物品:1.桂花心、橘子葉、三塊石頭、浴盆。2.雞酒、油飯、祭拜用品。

4、報酒 (時間:出生第三天)
報酒又稱報喜,也是習俗三朝這天要做的。當祭祀祖先等儀式完成後,就要送雞酒、油飯至娘家,通知娘家小外孫已經出生了,而娘家則會回以各種補品,讓產婦調補身體。

同時也會送雞酒、油飯給媒人,以感謝媒人當初做媒,分享新生的喜訊,不過,因過去重男輕女的關係,有些人只有在生男丁時,才會送雞酒、油飯給媒人。此外,也會將雞酒、油飯分送鄰居,讓大家一起增添新生命的喜悅。

準備的物品:雞酒、油飯

5、剃頭 (時間:出生二十四天或滿月時)
剃頭儀式因各地習俗不同,有人會選在滿月當天,有些則出於二十四孝的原因,希望未來孩子能孝順,而選在出生二十四天時進行剃頭的儀式。另外,再仔細些就會看看剃頭當天是初幾,又代表著什麼意義,如初三(代表富貴)、初四(悅色)、初八(長命)……有時會刻意順延一兩天,等好曰子時才剃頭。

剃頭時,先請來有經驗的剃頭師傅,同時在浴盆裏備好陰陽水(一半煮開的水 +一半生水)放入紅雞蛋(紅頂)、鴨蛋(壓煞)、艾草(清淨)、蔥(聰明)、石頭(代表作膽以及頭殼堅硬),由剃頭師傅幫寶寶剃掉頭發及眉毛後,拿起雞蛋在寶寶臉上滾一圈,再拿鴨蛋在身上滾一圈,說著"雞卵面、鴨卵身"等吉祥話,希望寶寶能有雞蛋般漂亮的臉蛋,及鴨蛋般健壯的身體。

準備的物品:紅雞蛋、鴨蛋、艾草、蔥、石頭

6、 彌月之喜 (時間:出生滿一個月)
經過了一個月(有人四十天)的"閉關"階段,母親與嬰兒已經正式做完月子,要開始恢復過一般的生活了。為了慶祝新生命的加入,通常會在這天舉行滿月酒,小規模的會邀請親友來吃雞酒、油飯,正式一些的還會訂席宴請賓客,近年來有些明星因為結婚時"來不及"通知大家,而就以孩子滿月時,正式告知親友、觀眾,他們不但結婚而且寶寶也出生了。這也算是隨著時代轉變,而出現的奇妙景象吧!

除了請客,現代人多半以彌月蛋糕或彌月油飯分送親友及同事。當然收到喜訊的親友,則禮尚往來,回以紅包或是嬰兒用品等作為祝賀。

這一天,外婆家也會準備送頭尾,指的就是寶寶從頭到腳所需的各種東西,包括衣服、帽子、鞋襪、蒙被、蝦仔衫等等,還有外媽圓、紅龜稞、紅桃、禮燭等。通常外婆家送來的衣服背後都會繡上"卍"字,象徵保平安的意義。

7、喊鴟鴞 (時間:滿月時)
滿月時還有一項習俗"喊鴟鴞",鴟鴞指的是老鷹。找來哥哥或姐姐背著小娃娃到外頭,繞行房子一周,手中還要拿著趕雞用的杆子,邊走邊喊"鴟鴞飛上山,囝仔快做官;鴟鴞飛低低,囝仔快做爸;鴟鴞飛高高,囝仔上狀元"(台語)。然後,背人的哥哥或姐姐,可以獲得一隻雞腿。

準備的物品:趕雞用的杆子、雞腿。

8、取姓名 (時間:出生四個月左右)
因為過去孩子夭折的可能性大,所以,以前要幫孩子取名字,大約都是四個月左右的事,通常父母會找算命師或家中輩分大的長輩來幫孩子取名字。而且,過去認為名字越隨便甚至難昕,孩子會比較好養,所以罔腰、罔市、阿狗之類的名字時有所聞。

當然,現在規定孩子出生一個月內就要報戶口,所以也就早早開始幫孩子取名字,加上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,取名字可就成了一件大事,不但要排八字、看生肖,還要清新脫俗,響亮好昕,希望孩子能一個好名字帶來一輩子好運。

9、做四月日&收涎 (時間:出生滿四個月)
寶寶滿四個月大時,就代表跨過了新生兒時期的危險關卡,此時會為孩子做四月日。要準備牲禮、紅桃、紅龜等祭祀祖先神明,外婆家也會送禮給小嬰兒。另外還有一個儀式就是"收涎",也就是收口水的意思,因?有的小孩子很會流口水,常常弄得胸前濕答答,因此希望透過這個儀式,可能讓寶寶不再流口水,長大成人。

收涎時要準備空心的餅乾,用紅絲線將餅乾穿成串,挂在寶寶脖子上,然後,抱著寶寶到親友家,請親友來收涎。親友會將餅乾折成兩半,然後拿餅乾在寶寶下嘴唇劃一下像擦口水的動作。然後說吉祥話:"收涎收幹幹,後胎生卵葩"、"收涎收離離,明年招小弟"(台語),主要是祝福下一胎能一舉得男。這又是以前重男輕女的觀念,至於現代有很多人反而覺得生女兒才貼心,所以吉祥話可能要修改嘍!

四個月內的禁忌:
1 不可吃肉——以後會生瘡
2 不可淋雨——以後會哮喘
3 不可夜出——會沖煞到
4 不可以在孩子面前稱讚他,如很乖、不愛哭——以後就失靈嘍

10、孤齒 (時間:七至九個月)
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,代表的正是一個孩子的生長發展階段。現在孩子營養好、剌激多,成長的速度多半會超越以前,快一點的寶寶可能六七個月就會長牙了。

因為以前的人覺得只長一顆牙是不好的,所以這時就有了"吃姑米,穿姑鞋"的習俗。要請姑姑拿來水米(泡過水的米),用來煮成稀飯讓寶寶吃,還要請姑姑送一雙鞋讓寶寶穿,如此有吃又有穿,就能夠祝福寶寶快快長牙。

準備的物品:姑姑家的水米、姑姑送的鞋

11、度晬&抓周 (時間:滿周歲)
度晬指的是寶寶一歲了,為了慶祝寶寶滿周歲,準備牲禮及紅龜祭拜祖先神明,而外婆外公也會送來頭尾(從頭到腳的衣飾、金飾)。也有人度晬時,準備一個包子,用包子來擦嘴,然後說"臭嘴去,香嘴來",主要是希望寶寶以後不會嘴爛,而且也有象徵長大的意義。

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節目,就是寶寶的第一次性向測驗——抓周。相傳抓周的習俗是從南北朝就已經開始了。由家長為孩子準備十二項能代表各行各業及未來志趣的物品,照舊俗會將這些物晶放在米篩中,再讓寶寶往前爬,隨他自己的喜好,抓出代表他未來發展的東西。當然,不管孩子抓出什麼東西,父母總有能力為孩子加上" 以後是億萬富翁、大老闆、大律師"等等注解。准不准就等長大之後才知道了,不過當下想必能為父母帶來無比喜悅與期望。

<十二項抓周物品>
書:會讀書,文人雅士
印:有權勢,做大官
筆:會寫字,文筆佳,可當作家、記者
算盤:會計算,可當會計師、商人
墨:會作畫、書法,可當畫家、書法家
錢:賺大錢,有財富
雞腿:有吃福
芹菜:勤勞、做事踏實
尺:善設計、丈量,可當設計師、建築師
蔥:聰明、腦筋靈活
蒜:擁有算數、計算能力
田土、稻禾:可從事農事

<現代常用抓周物品>
聽筒:醫生
滑鼠:電腦工作者、程式設計
刀劍、槍:軍官、警察
書:律師、作家
麥克風:歌星
金卡:擁有錢財

12、周歲前禁忌
1.不可吃雞腳——以後會撕破書。
2.不可親睡覺中的小娃娃——小孩子會睡不好覺。
3.日落後不洗澡——會犯煞。(過去沒有熱水器,會選天氣暖和時幫寶寶洗澡)
4.不可用尺打小孩一一以嫌會蠻皮。
5.不可吃茄子——以後會蛀牙。
6.不可吃魚卵一一以後不會算數。
7.不可吃雞腸——以後會說話囉嗦。

13、收驚
有些小孩膽子小,被車聲、狗叫聲嚇到,或是沒來由地哭鬧不安,這時長輩會認為孩子是被嚇到,而要幫孩子收驚。

一般來說,可請收驚的師公或長者出馬,多半是用米、孩子的衣服等物品來收驚。也有人將小孩子衣服拿去廟裏,由廟方收驚。

小迷思:新生兒會有一種“驚嚇”的生理反射動作,睡覺時會突然雙手對稱性的向上或向外舉、手指外張,這是正常的生理行為,一般在四至六個月之後消失,因此有些長輩會將嬰兒雙手包起來,不讓手自由亂動,以免嚇到。不過滿月之後,最好還是要給孩子活動四肢的空間,這並不是受到驚嚇,長大之後自然會消失。

14、做義子
據說如果孩子愛哭鬧、不好帶,就要給神明做義子,多半是給關聖帝君、媽祖、觀世音菩薩等神明做義子,希望神明能保佑孩子,乖巧又健康。還會將廟裏求過祝福的銅錢、護身符挂在孩子身上,讓孩子時時受到神明的庇佑。

因地域性及宗教信仰的差異,各地的習俗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差異,而習俗的傳遞除了能記錄屬於我們的風俗民惰,最主要還是希望,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平平安安,有興趣的家長,不妨抱持欣賞卻不迷信的角度,來為你的寶寶祈福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